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_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_亚洲麻豆_国产呦精品系列视频 - 中国一级A片无限免费观看片

首頁   >   匠人說   >   正文
問月蒼穹 劍石齋主
發布時間:2018-01-20 | 作者:搜啦寶 | 閱讀量:1394

廖畝人(搜啦寶ID:劍石齋),亦名田間、大笠,字不亭,號笑柄真人、丘安輋人、曳竹山人,廣東大埔(古稱萬川)人氏。藏古璽,嫻篆刻,嗜古力學,神馳秦漢。始以漢代殘劍刊石,故室曰劍石齋。

20180120185757.jpg



篆刻學


        篆刻學又稱為印學,它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一門藝術;與書法繪畫一樣,它也是東方的一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篆刻的「篆」字,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

20180120185810.jpg


匠人事


        畝人來自梅州大埔山村,從耕農田至耕印田,歷經艱辛。初出茅廬從事園藝之后感到不合個性而轉玩古董。一天,他躑躅于蘇州文廟古玩街,見諸多石印章。靈機一動:石頭印章,既有文化底蘊,又可保值收藏。經過一段時間積累,他帶回一批印章及古董雜件,在梅州月亮灣開了一間古玩店。閑暇時,他玩弄印章,發現許多篆刻印文難懂。于是請教別人,大多失望而歸。他只好自己鉆研,時不時翻閱荊鴻先生編著的《九體硬筆書法字典》。

20180120185816.jpg

20180120185821.jpg

白文—曾經滄海

         一日突發奇想,把山東帶回來的一方“壽”字印章用裁紙刀修割之后,發現印文比原文帥多了。于是,他時常刻刻磨磨,玩起了篆刻,意隨心生在木板、木凳、木桌、石塊上胡刻一番,還將從山東高價買來的紅芙蓉山子用鋼鋸鋸開,作印章料,從此便結緣于篆刻。

20180120185826.jpg

朱文—養的清風在,時常夜讀詩。

         俗話說,學無止境。在他篆刻生涯中,學藝不止,“師徒緣”特顯,留下三拜名師的佳話。

20180120185831.jpg

        一次他碰上母親單位的一位葉叔,主動幫忙拎包,結果這一拎,“拎”出了好果。原來葉叔是去拜訪朋友——中國著名畫家關則駒先生。他便一同前往。此后一來二往,他便成為關老師的忘年之交。前前后后為關老師刻印數十方。得到關老師的點評與鼓勵,循循善誘提示他線條、美學方面的知識。后來通過關老師的推介,他進入廣美藝術圈,先后結識了國畫大師林墉、關偉、黃安仁、關怡(關山月之女),知名雕塑家潘鶴、曹崇恩等知名人物。

20180120185835.jpg


畝人為潘鶴大師刻印并獲題字《劍石齋》存念

        藝術之美是相通的。他通過與大師們的往來,取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為了雕刻好印章邊款上的浮雕、印紐,全方位提高藝術造詣,他又拜雕塑家曹崇恩為師,從學徒做起,批泥、釘架、翻模、塑像、打石等各工種都涉獵。一年后,學有所成,融通印藝。于是萌生拜訪《九體硬筆書法字典》作者荊鴻先生之意。但是先生是大連人氏,人海茫茫,到哪里找呢?

20180120185840.jpg

畝人與雕塑大師曹(崇恩)老師促膝討論印文中

         一日,他在廣州街頭上偶然發現一刻印店里掛有荊鴻老師的書法與篆印作品,經與店主交談,方知店主正是荊鴻老師的徒弟。他要來了電話,聯系到荊大師,碰巧大師出差外地辦展未歸。經過三次電話預約,終于在荊鴻藝術館拜見敬仰已久的荊鴻先生。先生是圖騰派篆刻創始人、書畫家、文學家、美學家。他12歲開始學篆刻,師從郭沫若、藍菊蓀、宗白華等詩書畫大家,他從藝50余年,有大量的篆刻作品、摩崖石刻和專著問世。荊鴻大師見畝人遠道而來,求藝心切,欣然收他為徒,為方便教學,在藝術館附近安排畝人住宿。一對一地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授業,使畝人的篆刻藝術“初步云梯”,功力倍增。

20180120185845.jpg

         他經三拜名師,學成歸梅州,篆刻作品得到文化界、友鄰、宗親的認可和贊賞。常有朋友慕名訂刻印章珍藏,甚至帶出國外饋贈親友。澳門印社《印緣》和《武威廖氏》期刊登過他的作品。2015年CETV中國教育電視臺紀錄片《天罰》《國軍抗戰全紀實》《冰血長津湖》《東方的諾亞方舟》等片使用他的印文作為藝術圖標。

20180120185850.jpg

20180120185857.jpg

國畫家林墉先生為畝人題書“問月蒼穹”

        除去篆刻,畝人也非常喜好種植菖蒲。古人云:無菖蒲不文人也。甲午某月,畝人偶得菖蒲”數株,遂興致深寄。近之親之,訪窮靈山,涉盡麗水。植之培之,經年累月,寒暑不輟,始漸入佳境。

20180120185901.jpg


匠人言     


        畝人在追求藝術之路上有苦有甜,有付出有收獲,有守望有追求,如他自題詩說:

  刀筆橫斜飛沙塵,古奧奇拙久懷真。

    朱白雄健追秦漢,恣意天成“一畝人”。


共 條評論

收藏

 

關注